所有栏目
115

安徽出台中医药振兴三年计划,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

2022-5-12

为充分发挥安徽省“北华佗、南新安”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转型,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计划提出,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全省基本建成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治理高效、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医名院、名医、名科,中药名企、名药,打造30个以上产值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10家以上规模过10亿元的企业,全省中药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产业规模和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三年内,“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达80个


计划明确,全省将编制和推行中药材县域种植、养殖推荐目录,出台中药材种植、养殖指引,引导调控中药材合理种植、养殖,指导农户、合作社和企业等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加大对合作社等种植、养殖大户的指导培训力度,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符合条件的道地中药材全部纳入“十大皖药”。


三年内,全省再建设10个左右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达到80个。认定为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的,连续三年对其基地建设方面给予融资财政贴息专项政策支持标准和分担方式予以支持。


为保障中药材种质种源品质,将做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徽中药材种植联合研究中心,加大中药材种质种源研究投入,省、市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支持建设皖产道地中药材组培中心,加强优质种苗选育;培育不少于10家中药材种苗示范企业。


打造5个以上竞争力较强产业集聚区


未来几年,安徽将全面梳理全国中医药龙头企业清单,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商会协会作用,通过“赋权”、直接委托等方式,精准定向“双招双引”。对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品种,实施“一品一策”定向精准培育,从工艺改进、质量标准提升、临床再评价、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品牌营销等方面重点扶持。


接下来,安徽将支持中药材等加工“共享车间”试点,促进中医药产业绿色、智能化转型。鼓励发展特色中药制剂,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实行备案管理,各地对通过备案的中药制剂,每个品种奖励10万元-20万元。


另外,安徽还将推动亳州现代中药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提质扩量增效,到2024年基地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00亿元。到2024年,在全省打造5个以上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产业竞争力的中药产业集聚区。


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安徽中医药大学


根据计划,安徽将在亳州规划建设现代化大型中药物流中心。为做强中药材专业市场,安徽将提升完善亳州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功能,打造国内中药材市场的信息集散地和价格风向标,力争2024年市场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未来三年,在全省建设1-2个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分中心)和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4个以上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全省还将加大中医药教育投入,调整优化省属高校中医药学科专业布局,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安徽中医药大学,提升中医药类高峰学科建设水平,培育和建设一批国家一流中医药专业建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