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150

最大的零售药店或要来了,京东一年新开8家千万线下药房!

2022-1-20

来源:谷丰观点

最大的零售药店,或要来了!相对于阿里、美团、苏宁等互联网巨头,京东在医药零售领域的布局更迅速,仅2021年,其先后在山西、上海、湖南、湖北、安徽等数省设立16家新的大药房公司,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的就有8家。 

1000万,京东再开新药房

11月20日,从企查查获悉,京东大药房(青岛)连锁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京东大药房(山西)有限公司,投资比例100%。 

据悉,京东大药房(山西)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成立日期2021年11月10日,法定代表人为李叶红。 

许可项目包括药品零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食品销售;道路货物运输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国内货物运输代理;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日用百货销售;消毒剂销售等。


京东大药房(山西)有限公司最终受益人有3人,其中刘强东为实际控制人,直接或间接持股45%。

布局全国,一年新开8家千万大药房 

从企查查了解到,京东大药房(青岛)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22日,法定代表人是金恩林,注册资本1000万元。目前,其总计在全国设立了40家大药房公司(文末附40家大药房详情),总计投资27580万人民币。 

投资数额最高10000万人民币,为京东元健大药房(福建)有限公司,最低30万,为龙港市滨海大药房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这40家大药房全被京东大药房(青岛)连锁有限公司100%持股。 

梳理发现,除山西京东大药房外,京东大药房(青岛)连锁有限公司仅在2021年就先后在各省设立了16家京东大药房公司。 

其中,注册资本为1000万的有8家,分别在山西、上海、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北7省市设立;注册资本为500万的有2家,分别在重庆、广东2省市设立;注册资本为100万的有6家,分别在河南、宁夏、黑龙江、甘肃、吉林、内蒙古6省区设立。 

半年营收,已超实体药店百强榜首 

与线下实体药店有所不同的是,随着互联网医药平台高速发展,借助整个京东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其已然发展为全国最大的零售药店。 

根据京东健康2021年中期业绩公告,今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总收入为136.4亿元,同比增长55.4%。国药一致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旗下国大药房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08.41亿元,同比增长 25.87%。 

从数据上来看,与实体药店百强榜首国大药房相比,其2021年上半年营收已超过国大,同时其的增速也远远高于线下药店增速。 

除了发展线上外,京东健康也在不断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根据其半年报,发展至今,其已拥有京东大药房、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联盟药房等多种线上线下融合的实体业态。 

截至报告期末,线上平台已拥有约1.4万家第三方商家,京东健康推出的“京东健康-联盟大药房”线下零售药房合作项目门店已超过500家(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超过1000家),覆盖全国17个省级行政区、近200个县域一级市场。 

处方外流加速,京东强势入局 

在2021星辰会上,国大药房董事长赵小川就谈到,国家医保局出台的“双通道”的文件是未来处方外流的破局之举,先试试水,看看药店的服务能力,下一步可能是完整处方外流。 他表示,一旦处方外流,第一桶金一定是院边店。 

各大连锁药店早已瞄准院外药房市场。根据企业年报统计,老百姓大药房DTP门店数量达到143家;益丰药房开设DTP门店40多家;大参林、一心堂则在80家左右;国大药房的DTP药店数量已超过300家。

从京东的布局来看,其也十分看好处方外流市场。据了解,目前京东大药房线下布局主要是开设院边店和DTP药房。 

此外,国内还有数家连锁企业陆续递交了招股书,毫无疑问,这些企业未来将借助资本的力量加大布局。

其中,圆心科技成立于2015年,目前营收已超36亿,旗下圆心药房是国内最早抓住院外处方药市场的企业之一,有251家门店,217家位于医院附近1公里以内,170家药房为国家医保定点药房,37家药房被指定为大病医保双通道药房。 

思派健康成立于2014年,营收总额为27亿元,线下门店有81家,目前已有30家获当地医保管理部门颁发“医保双通道资质”。 

最近公开上市招股意向书的达嘉维康也是如此。据悉,达嘉维康零售业务分为DTP(专业药房)业务、特门服务、药房传统业务,其中DTP业务增速最为突出,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4.43亿元,相较于2019年2.65亿元提升67%。

京东布局线下药店,是“鲶鱼”还是“割韭菜”? 

有人表示京东健康在线上自营丰富的数据积累,再加上医药电商上和众多实体药店合作也获得了大量的数据,这是药品零售行业人士最为顾虑的地方。

对于京东布局线下药店,河南张仲景大药房总经理杨明江直言有三大顾虑:首先就是医药电商平台与自营同时做,属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是否违反公平竞争?是否会加速垄断形成?其次,京东和实体药店合作,获得大量数据,反哺到他们的自营当中,是否属于“割韭菜”?第三,医药电商平台当下以产品销售为核心,特别喜欢各种各样的“价格补贴”,这种破坏市场良性竞争的不正当“价格战”是否会随着线下门店布局加强而进一步恶化?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整个药品零售行业正在探索“商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型,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或路径,京东线上做得好,并不代表线下一定能做好。“药店健康顾问服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能力、服务水平和符合医学伦理的营销价值观。”湖南千金大药房副总经理罗涛认为,线上服务可以用标准流程来解决,这是医药电商的优势,但在线下药店面对的客户千差万别,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因此,医药电商向线下药店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则认为京东发展线下药店,具有鲶鱼效应,要积极看待。他接受《第一药店财智》采访时表示:“京东布局线下药店,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看好药品零售这个赛道,二是实体门店在医药健康服务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他认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是必然方向,京东具有线上优势,如果把线下门店也做起来,而广大药店同行不积极拥抱互联网、数字化,必然会被超越。“从这个角度来讲,京东是鲶鱼,进一步提升竞争水平,对药品零售行业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