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9
来源: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是物流行业基础能力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医药物流行业呈现时效性增强、网络下沉特征明显、C端配送要求提升、医药冷链需求增加等诸多特征,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需求更加迫切。
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2035年,“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形成,基本建成交通强国。《规划》对十四五期间医药物流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基本形成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中部地区五大产业集群。《规划》提出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打造城市现代交通系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将实现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扩大对5万人口以上城镇的有效覆盖;建设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衔接,合理推动轨道交通跨线运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将完善,优化快速、主干、次干、支路比例,加快城市支路街巷建设改造和畸形交叉口改造,分类分区优化停车设施供给,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和精细化服务水平,加强资源共享和错时开放。
一系列的措施符合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对医药物流的需求,将使区域间、省际间、城乡间的医药物流基础能力更强,医药物流的运输方式也存在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可能性,医药物流的城际铁路、市郊铁路等运输组织方式可以进一步探索,不断提升医药物流的区域协同能力。
去年10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完善城乡药品流通功能,提升由区域物流中心、省级物流中心和地县配送中心构成的全国医药物流网络的服务功能,发展多层次的药品供应链物流网络;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继续加快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药品配送体系,健全通达最后一公里终端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
以上药品流通高质量发展要求离不开交通运输能力的建设与完善。十四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将推动医药物流网络布局不断优化,健全运行规范、安全高效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提升药品供应的安全性、可及性、便利性。
医药物流对交通运输信息、交互网络、数字化感知系统有极大的需求,例如新冠病毒疫苗运输车辆在执行任务时,区域会覆盖全国道路,物流企业对全国道路限行政策信息库,及时了解明确各地通行政策有需要。如果能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推送,不仅能减轻企业管理成本,也提高新冠病毒疫苗运输的质量安全。
---
安徽省医药商业协会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1014866号-1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