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118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要来了?

2022/3/15

今天315,医药电商还会成为焦点吗?

疫情的刺激之下,给本就发展迅猛的医药电商再加了一把火。然而,由于还没有监管细则约束,导致线上药店进入“野蛮生长”状态,医药电商已成为近年来3.15的重点关注对象。
在去年的3.15晚会上,360搜索和UC浏览器因涉投医药虚假广告被点名。据悉,上述平台通过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方式,在用户搜索相关疾病健康问题的关键词后,推送出被包装成治疗疾病经历的软文广告,这些广告往往未经审核,甚至没有资质。 
问题曝光之后,相关平台迅速回应致歉,并第一时间排查下架违规广告内容,随后相关部门成立全网排查专项团队,加强对广告投放的事前审核和事中巡查。《第一药店财智》在上述平台进行疾病关键词检索后,搜索结果首页主要有疾病百科、相关用药说明及用药咨询,未见具有明显引导性的软文,医药虚假广告整治已有成效。 
电商平台违规售药,是去年3.15另一个焦点问题。2021年3月上旬,澎湃新闻选取了17家医药电商平台和117种禁售或高风险处方药进行集中购买测试调查,发现有超一半的处方药仍在相关平台上展示,可登记开药或购买。不仅如此,部分平台还存在电子处方不规范,甚至促销处方药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一年的整改,这样的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 
截至目前,在某大型医药电商平台上仍可以轻松购买处方药。该平台仅神经系统相关处方药会被强制要求上传“医生开具的处方”,而其他处方药仅要求患者上传处方或自述症状病情,或根据平台提供选项勾选病症。这意味着,如果患者为了购买某个处方药而刻意避开相关病症,即可顺利购买到药品。 
而即使进入互联网问诊,也几乎是“走过场”形式,消费者无需提供过往病史,经过互联网医生简短几句问候或叮嘱,仅需几分钟即可开方下单。 

显然,互联网医院可首诊、电子处方不真实、违规销售网络禁售药品等乱象仍难以完全遏制。

一年投诉量下降72%,网售药品整治初见成效

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关系着消费者的生命健康,而互联网平台不应成为“法外之地”。然而,仍有唯利是图的经营者忽视消费者安全用药问题,利用互联网监管灰色地带侵占消费者利益。 

根据2022年1月底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发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超104万件。 
在所有投诉中,商品类投诉约为49万件,占总投诉量的47.00%,与去年同期相比,比重上升2.27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对比2020年的35163件,医药及医疗用品类2021年的投诉量下降近72%,这或许与近两年来国家对于“互联网+医药”的重视有关。 
在监管方面,在国家药监局召开的2022年全国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网络销售监管,重点针对网络销售处方药、第三方平台责任落实问题加强监管,建好用好网络销售监测平台,严厉打击违规网售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行为。各地药监局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将网售处方药监管列为重点,对于相关企业也产生了一定的约束作用。 
在政策方面,2018年2月9日,国家药监局首次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2020年11月12日,国家药监局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做了修改,并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对网络销售药品完善若干细则,同时也正式明确了网售处方药的规则。 
如今,距国家药监局再次《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已过去一年多,本次国家药监局再度召开研讨会,对相关细则进行“查漏补缺”,有业内人士期待,这或许预示着《药品零售销售监管办法》脚步将近,居民网购药品安全将进一步得到保障。


来源:第一药店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