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24

带量采购催生处方药零售新策略——中小企业的杀手锏

2022-11-8

《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蓝皮书2021版》一书中专门有章节分析了“国谈”等医改新政后零售药店的发展状况,门店数量、连锁集中度以及销售额增长率等数据表现抢眼,引得资本翘首以盼。作为药企的营销人员,笔者近日拜访北京、辽宁等地连锁药房时获悉,他们仍在寻找新地址,继续开发实体店。此事印证了《报告》的分析。零售药店仍是行业的希望所在。
相反,药企面临的困境却是“秋风秋雨愁煞人”。
试看中小型企业,主要营收来源要么吃定地方屈指可数的二三级医院,要么辗转于乡镇“第三终端”。前者在“国谈集采”、零差价等政策影响下,与中标的大企业相比,不堪一击,本就背负长期应收账款的局面下,更是气喘吁吁。后者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在政策推动下大力发展,其诊疗项目对民营诊所起到替代作用,加之疫情的巨大冲击,大部分诊所已命悬一线,患者寥寥无几;在此情况下,附着于诊所为生的企业命运堪忧: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若说中小企业在零售药店的生存状况如何呢?事实上,目前我国零售药店这一形态,可与便利超市相提并论——仅有少许药店可称为“专业药房”,从而超脱于底层“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其对大企业、大资金的“胃口”巨大,中小企业基本上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以重大利润损失换取不足道的销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部分中小企业主动转向互联网,不仅自己开“直播”,同时在第三方平台建设直营店铺,确实煞费苦心,天道酬勤,必有所得。不过,一番操作下来,互联网成本之高令人咋舌。互联网的诱惑是显性的,其“陷阱”却是幕后不可测的。诸如刷单等所谓“小儿科”把戏也是“吸血”工具;更何况,所谓“平台”,并非“公平”的展台,所有商品都能在同一平面露面;相反,它就像“三十三重天”,而在首页这“第一重天”能与大众见面的“神仙”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企业只好藏在云间了。即便是自有公众号或是私域微信群,也只能和“老朋友”隔空喊话罢了——商家要的是卖货,患者想的是治病——不解决这一矛盾,则所谓“私域”仍然是人云亦云的“自嗨”游戏。
当然,并非中小型药企的日子就到头了,有些默默耕耘的企业仍然吃喝不愁,只是感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于是,这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们各自思考:“我的路在何方?”行业的变革似乎已经给出答案:“零售药店。”正如上述现状所介绍,现在的问题不是“战略问题”,而是“战术问题”,也就是该怎么做的问题。
岂止是中小型企业,即便内资也好外资也罢的大型企业,在此变革时期,欲从院线市场转向零售市场也不免踌躇不前。主要原因剖析如下:
1、对于未知领域的忌惮。这是人之常情,在自身没有经历的领域,对风险的防范往往大于对利益的预期。当历史潮流到来时,能够顺应时势,随机应变,迅速做出调整的人毕竟是少数;手足无措,畏惧不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最终被拍倒在沙滩上的是为多数。
2、对零售药店谈判条件的恐惧。这是现实商业中令人不可回避的问题,无论所谓“百强连锁”,还是地方性中小连锁,面对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的工业企业来说,“上架费”、“扣率”、“促销费”等等“苛捐杂税”令药企闻之却步。尤其是院线产品转做零售时,药店方更会以为其“油水”大,要狠咬一口,除非那些凤毛麟角的创新药、肿瘤药。
3、对动销水平的疑虑。这是不少企业吃过亏的真实情况。药企为“利”而来,药店为“利”而往,双方虽称“合作”,实则为利而“竞争”,当与总部达成“首推”协议后,还需要销售代表运动于重点门店,方能促成店员的实际推荐。此事,即便在企业利润空间尚可支撑时,已让药企不堪重负,何况,几轮“国谈”后,走量品种的利润空间大幅下降,药企营销费用应声而降,动销率也确实堪忧。
诚然,难题很多也很大,但大浪淘沙,总有一部分人会生存下来,成为下一时代的强者。大自然的竞争中,适者生存。
工业与商业,既相互依附合作,又彼此博弈竞争。
若谈合作,以互补为乐;若说竞争,则以己之长克人之短。
总之,无论是合作面,还是竞争面,应确定己方的优势,也可称为对方的“利用价值”,并洞察对方的弱势,即较为迫切的需求。
结合实际调研,简要分析零售药店当前时期的迫切需求如下:
1、顾客的售后服务。提高顾客依从度,从而进行有效的价值开发。疫情后,线上分流严重,药店基本上只能靠价格优惠进行竞争。而不少药店已经认识到,通过线下的医疗服务、理疗康复服务等项目才能实现顾客对零售品牌的忠诚度。
2、新顾客引流。如同医院或诊所一样,一旦患者得知某处有知名医生,便不约而至。例如,二十余年前,北京医保全新、金象等大药房便成立中医馆,邀请医生坐堂,引来八方客人;如今,漱玉平民等连锁也建起医馆、互联网医院等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解决切实需求的就医服务。
3、康养产品的延伸。有行业前辈讲到,如今“卖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医保政策的限价、限量使得药店利润率进入低水平的常态化,另一方面,“大健康”的意识经多年教育及疫情的冲击已体现在居民的现实行为中。例如,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历久弥新,令居民的日常养生有据可循,促进了相关产品的销售,而这类产品的定价是市场化的,不受政策影响。
上述现象笔者多有见闻,而此等需求恰恰是大多数药店有心无力之痛,尤其是中小型连锁;而这些痛点也应成为工业企业的占据谈判主动地位的“杀手锏”。
或问,所谓“慢病管理”、“健康小屋”等模式十余年前已有工业进行实践,但至今似乎并无成功者。此事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当时实施此类行动的企业确实取得了一时性的成功,得到了店方的认同与支持;另一方面,药企在当时仅能做到表面功夫,因为对患者根本需求的忽略以及医疗政策与互联网技术的限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无论如何,当年的种种努力对现今仍有宝贵的参考价值。而今,医生多点执业的贯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诊疗的普及等因素,使得此类增值服务能够成为现实。
中小型药企的“杀手锏”应在此间现身江湖。简述“杀手锏”构成要素如下:
1、建立自家的“医生团队”。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各药企多年推广工作,必定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科室医生——如果确实因招商模式而没有自身的一线医生资源,也可以与第三方进行合作。此医生团队应既可提供诊疗、理疗等服务,又可提供咨询服务。其服务对象直指患者——药店的“衣食父母”。
2、医疗信息平台。药企将有限的营销资源投资于为某药店定制的“小程序”建设,使得药店的购药顾客能够在此平台获悉该药店的医疗服务信息、常用药信息、辅助用药及食疗信息,并能够实现线上支付与后台统方等功能。
3、品牌推广能力。药企的市场营销人员应转型为或者具备网络推广能力,将上述信息做规模化推广,以帮助药店引流。根据不同水平的预算,从小处说,可以通过较为成熟的微信社群营销加以有限推广,从大处说,可借助各类平台进行广泛推广。
4、主产品以外的互补性盈利产品。这类产品可以是自家生产的大健康产品,并能与主产品形成合理的联合销售以供患者选择。如本企业并无类似产品,则可与第三方公司进行合作。
将以上要素打造成一把“杀手锏”定要付出“锻造”的工夫,同时进行数据分析,以确定成本、目标销量等关健数字。
要之,天无绝人之路,若成非常之功,需勇于应对时代潮流而变革,从而振兴于混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