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16
河北要求及时调整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加强重点监控药品、抗微生物药物、抗肿瘤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毒麻精放药品、中药注射剂等的使用管理。国家版重点监控目录调整也将进入实质阶段。
近日,河北省卫健委、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通知》,对河北省对合理用药管理方面提出了三个方面、九项工作要求。
《通知》要求及时调整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加强重点监控药品、抗微生物药物、抗肿瘤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毒麻精放药品、中药注射剂等的使用管理。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基因检测等,识别用药风险,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优化品种选择,精准确定用药剂量。
而此前在今年的7月份,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通知》中也提出了加强相关药品的使用管理。
业内人士预测,据此文件的要求及各省的相关动态,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目录,在各省调整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很可能进入实质阶段,预计不长时间就会出炉。
国家版要求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应当是临床使用不合理问题较多、使用金额异常偏高、对用药合理性影响较大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重点包括辅助用药、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药物等。
目录的调整共包括启动调整、地方遴选推荐、专家汇总、公布结果4个阶段。2022年3月,国家药事会正式成立,由此估计,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可能处于第三阶段审查中。相信随着国家重点监控目录调整工作的加速,各省级层面也将迎来新一轮的调整。
据悉2019年8月,河北省发布了第一版重点监控目录,共涉及25个品种,在国家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复方脑肽节苷脂、复方三维B、肌氨肽苷、脾多肽、胎盘多肽5个品种。而这些品种一旦纳入重点监控目录,在临床上的使用将受到限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将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40DDD/百人·天以下。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2022版三级公立医院考核手册中也是再次强调抗菌药DDDs需逐步降低,这将使抗菌药在三级医院的使用进一步受限。
目前,自国家“限抗令”之后,抗菌药在医院市场的销量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公开数据显示,相较于2019年,2020年度的抗菌药市场规模减少约166亿元,同比下降16.44%。
而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样本医院抗菌药销量前20的排名中有18个品种的市场增长率为负数,头孢地尼、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集采品种尤为明显, 同比降幅超过20%。
相信未来,在国家日益重视合理用药问题(抗菌药分级管理),并不断加大其在医院使用的考核权重的背景下,抗菌药市场还将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销量必将持续下跌,抗菌药生产厂家将受到较大影响。
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安徽省医药商业协会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1014866号-1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