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1621

疫情下医药行业生存现状

2022-5-31

2022年3~4月,原本经过了一整个凛冬的暗淡将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然而在我国很多地区却无法迎来春天——全国多地疫情反复,此起彼伏,等到疫情结束时,想必已经“林花谢了春红”吧。大规模的疫情先是吉林,再是上海。而如今,上海的疫情形势已然超过了2020年初的武汉,截至2022年4月22日,上海已累计确诊39,643人,累计无症状感染者超过30万人。

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大爆发至今态势不断迅速演变,2022年已经是和新冠肺炎作战的第三个年头,疫情显然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行业早在2020年疫情初期就遭遇重创,至今未有丝毫复苏的迹象。

在此前的疫情中被广为称颂的电商也在这次疫情中遭遇“冰封”——3月份以来,随着国内多个地区的疫情蔓延,有不少电商商家生意都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影响。除了保证日常生活的米面粮油和蔬菜水果之外,其他如服装、家电等多种电商业务都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封城加上对快递的管控,让很多商家“一夜回到解放前”。截至4月19日,全国有多达2000多个快递网点无法接收快递,不是因为物流仓就是因为消费者在疫情管控区。

作为被认为是为数不多的受疫情影响较小甚至获益的行业,医药行业也未能幸免。比如当大家都被迫停摆封控时仍然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部分参与抗疫的医护人员外,其他医务人员则面临工作量不减反增,同时因为医疗机构开销大幅增加(要采购抗疫医疗设备、增加其他抗疫支出等)、患者骤然减少而带来的收入减少的困境;而对于制药行业,动辄爆发的疫情导致停工停产,同样也不是疫情下的“幸运儿”;对医药流通和药品零售来说,物流受阻、感冒发烧咳嗽等常用药患者的流失,也让其生存压力重重。

“活下去”而不是“活得好”成为目前大多数行业从业者的首要考虑。



疫情从爆发到常态化

回顾这三年来新冠疫情防控的演化过程:

图片

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控制传染为首要目标

图片

2019年底-2020 年初,对所有人来说都记忆尤深,彼时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首先袭击了中国武汉,并迅速在未来数个月内席卷全球。根据 2020年1月16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新冠肺炎病情进展迅速: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是 9 天,部分病例发病到出现呼吸困难仅7天左右;重症率也较高——危重症病例约占 15%,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

疫情让所有人感到恐慌——人们缺乏对新冠病毒的了解,再加上传染极为迅速,当时并未有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手段,所列治疗手段均为缓解症状。因此如何抑制疫情的蔓延速度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图片

2021年:新冠疫苗陆续上市

图片

在这一时期,人们正常的生活被打乱,多个行业经受毁灭性打击,医疗资源也被严重挤兑。除了对特效治疗药物的期盼,疫苗成为人们恢复正常生活的共同期盼。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新冠疫苗的市场容量是以全球人口的量级来测算的,市场空间极具想象力。特别是,当时的新冠疫苗市场完全空白,因此,任何一家新冠疫苗的领跑者都有望分享亿级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疫苗板块的估值迅猛上涨。

到了2021年,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有新冠疫苗陆续获得紧急使用批准(EUA)或附条件上市。在国内,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6款新冠疫苗产品获得上市许可或紧急使用授权。在国外,新冠疫苗市场则成为了新技术路线疫苗的秀场。海外最先获得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授权的主要为 mRNA 疫苗以及病毒载体疫苗,这两种疫苗也是海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使用最广泛的新冠疫苗。

图片

2022 年:疫情常态化

图片

2021年末,新型变异株Omicron 出现,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全球范围传播开来,代替 Delta成为最主流的病毒株型。至此,全球大部分国家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 Omicron 带来的新一轮冲击,新增新冠感染数量出现了新的高峰。2022年2月,部分欧美国家已经经历了Omicron 的冲击,在疫苗和自然感染的双重因素下,重新建立起了免疫屏障,新增病例数开始回落。在经历了两年疫情后,部分国家开始陆续放开疫情期间的各类限制规定,决定“与病毒共存”,而这一决定不仅仅关乎自己的国家,也间接决定了全球防疫未来的走向。当一定数量的国家决定放弃“病毒清零”时,已经决定了新冠病毒无法在全球范围内被完全消灭。

在我国,2022年3月经历了疫情的大范围反复,尤其是吉林和上海,目前上海疫情的增长势头还未完全遏制,但是我国“动态清零”的方针从未改变,现在正在与疫情进行“殊死搏斗”。



医药行业同样举步维艰

众所周知,新冠疫情站在人类健康的对立面,那么,有些人想当然的就会觉得医疗行业必将逆势获益。但真相是残酷的,“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医药行业受到的冲击同样巨大。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报告,短期内,制药企业、医疗机构、医药流通与零售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

对制药行业来说,积极影响是预防与治疗冠状病毒的药品需求量增加,疫苗研发受到关注。消极影响是慢病用药院内销量下降;创新药、新进医保目录药品的学术推广活动限制,需求拉动变缓;临床研究招募患者受阻,可能影响新药上市进度。

对医疗机构来说,“互联网+医疗”迎来大发展,分级诊疗加速落地,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第三方影像中心、第三方检测中心有效解决医疗机构资源瓶颈问题。消极影响是医疗机构内非急诊类及可择期治疗的患者人数受疫情影响将大幅下降。

对医药流通及零售来说,积极影响是线上药房等药品零售渠道获得青睐。消极影响是疫情造成的交通中断,影响医药分销企业正常运营;为避免交叉传染风险,实体药店客流量下跌。

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则更趋向正面:社会各界对疾病防控和健康保障的意识增强;国家更坚决推动分级诊疗,则会强化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药品、疫苗、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互联网医院为代表的医药医疗数字化转型加速。

“三医联动”下的医改仍然是行业发展的大背景,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将推动医改进程,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图片

制药:迎来新的机遇

图片

除去抗疫过程中停工停产带来的影响,疫情为制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其中包括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口罩、新冠检测试剂等研发和生产等。

数据显示,在2018年以前,我国医药制造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 12.62%,自 2018 年3月以来,因我国整体经济放缓、医疗财政投入增速放缓、医药行业监管趋严,医药制造业增速显著低于平均水平。新冠疫情爆发后,受防控政策影响,国内企业在 2020 年初出现大范围生产停工,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速降低至 2%,为历史最低水平。随着国内疫情管控,医疗机构逐步恢复诊疗,2020 年下半年国内企业逐步复工复产。2021年1-11月份医药制造业实现营收2.61万亿元,同比增长18.59%;实现利润总额 5403.50 亿元, 同比增长 76.70%,显著高于收入端。医药制造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在 2021 年大幅提升,主要是因为 2020 年疫情低基数及疫情相关疫苗、检测的企业利润大增。

可以预见,在政策支持及优势资源的推动下,中国医药创新将转向全球化新格局。2015年,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44号文”成为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为我国药品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此外,我国加入ICH是另一个里程碑事件,为中国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奠定基础,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市场对创新药企业的吸引力。

在本次疫情中,政府监管部门、大专院校等科研机构、药品和器械厂商在破译疾病基因组序列、研发核酸检测试剂盒、筛选潜力药物和开展临床研究、出台紧急状况下药品临床研究和医疗器械技术审评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指南等方面,做出快速相应及调整。这说明我国的医药综合创新能力,尤其相比2003年非典时期,有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提升。

同时,国内药企纷纷在海外设置研发中心,中国CRO、CDMO业务也如沐春风,多方协同虽然可以提升研发效率,但伴随而来的研发管理复杂度提升、费用高昂、专利保护与知识产权风险,也成为不少企业的痛点。

图片

医药流通:从销量下滑到呈现回升态势

图片

商务部《2020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414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511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十三五”时期正是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医改进入新一轮“三医联动”改革推进时期,药品流通行业的销售规模和效益均得到扩大和提高。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给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加上国家继续加大药品集采力度,药品批发销售量下滑较大。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复工复产,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长由1季度的-8.08%逐步上升至全年的2.4%,呈现由负转正的回升态势。

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互联网医院配送模式兴起与医药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防控疫情的医药物资供应保障任务,药品流通企业在物流网络布局、冷链管理尤其是疫苗配送、仓储拆零拣选、运输调度、终端配送服务等方面加快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升级,特别是加快对冷链业务的战略布局。

此外,经过疫情的冲击,药企和医药流通企业需要重新审视物流配送环节。本次疫情中,九州通的医药流通网络、顺丰的无人机配送、京东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服务,受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关注。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创新药需要缩短上市后达到销售峰值的时间;成熟产品需要增加市场覆盖,从核心市场走向广阔市场,从公立医院渠道拓展到零售、私立医疗机构、网上药店等新渠道。除了销售策略的影响,产品特性也会影响物流配送网络。

另外,生物制品有严格的储存和运输要求,流感药品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销售高峰,抗肿瘤药和罕见病用药需要平衡库存成本与断货造成的销售损失。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研究和建设区域分拨中心,以支持更大的市场覆盖和更灵活的库存调拨。医药零售集团也在积极建设“云仓库”,从线下药店到线上药房导入的销售订单,在中心仓完成分拣、包装,并直接配送到患者家里或医院住院部。

图片

药品零售:颓势不减

图片

2020年,药品零售企业全年销售运行稳中有升。销售额前100位的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1806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5.3%,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在疫情期间,药店成为百姓购买防疫所需医疗防护物资和相关药品的主要场所。药品零售企业及时调整品类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家庭医疗器械类和大健康保健类品种销售出现显著增长。

但是随着多地疫情的反复,疫情区药店也在各地药监部门的要求下,闭店停止销售或者根据疫情防控部门的规定,对于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品禁止销售或限制销售、登记销售等管控措施,致使近两年药店客流量大幅下降,利润普遍下滑。

在2021年年报中,国药一致表示,2021年因受到新冠疫情、行业政策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吉林天和业绩大幅下降。同时,受疫情影响,客户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线上购药增加,公司销售结构由此发生变化。

此外,2022年3月11日,国家发布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方案指出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分析人士认为,新增抗原检测产品有助于提升连锁药店的客流量,促进销售额的提升。但也有业内人士对此并不看好,其认为“新冠抗原自测产品的出现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的刺激,但长期来看,随着疫情的的好转,这很难对零售药店的销售产生较大的影响。

与之相对应的是线上业务的增长。受疫情影响,药品零售企业积极探索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路径,提升服务能力,建立专业药房、提供健康咨询等特色药学服务,为消费者提供 B2C、O2O以及“互联网+”等多业态的线上线下增值服务,拉动了零售市场销售额持续增长,增幅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目前 B2C 药房与线下药店之间互补更多于替代。虽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医药电商的发展不可逆转,但是线上药店会先从线下药店相对渗透较低的板块,进 行互补式的发展。考虑到相关政策与监管层面的限制,医药电商的成长尚有较长的 缓冲期,龙头零售药店有望利用这段缓冲期发展自身的“互联网+医药”模式,实现 线上线下一体化。

图片

医疗机构:公立医院终端首次出现负增长

图片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中国三大药品零售终端(公立医院、零售药店和公立初级医疗)销售额164377亿元,同比负增长8.5%,其中公立医院终端销售额10512亿元,零售药店4330亿元,公共初级医疗终端1595亿元。受疫情、集中采购和重点监测目录的影响,公立医院终端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与线下医疗机构负增长对应的是,2020年初以来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加快促进和培养了公众线上问诊、购药习惯,在线医疗咨询需求显著增长。据卫健委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3月,全国已建成互联网医院超过1100家。

疫情经过近三年的迁延,医疗机构受到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处于疫情管控地区的医疗服务机构短期受到影响最大,其他地区的医疗机构根据各地疫情管控政策亦有一定影响。防疫政策变化对医疗总体需求影响不大,从历史经验看修复速度也会很快,但短期可能会限制人员流动、从而改变患者流向,对医疗中心城市的服务量会有影响,中小城市影响有限。不同科室受影响程度不同,我们认为刚需程度高、院内感染风险相对不高的科室受影响较小,例如肿瘤科;手术类尤其是择期手术受影响相对较大。

疫情影响患者正常就医。为了规避感染风险,患者一般的小病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可能更多的转向网络咨询或就近就诊,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这就造成医疗消费被暂时抑制,也节省了大量的正常医保基金。因此,疫情对医院的带来重大的冲击和影响是,医院就诊患者数量、收入、效益、绩效均出现下降,防控成本和运营成本“双升”。患者就医行为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会出现下降态势。对医院提出的挑战主要是第三方互联网医疗的挑战,“以医疗为中心”的挑战,对医院粗放式管理的挑战,对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与时俱进,未雨绸缪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