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76

发票全电子化!药企业务风险藏不住了

2022-5-16

全国统一电子发票平台已经建成;广东、上海等地先后开展发票电子化试点;叠加金税四期顶层设计的落成,始终处于涉税高风险的医药企业面临更大的全面合规财税挑战。


01 发票电子+金税四期已至


近日,上海、广东、内蒙古自治区等多地税务局发布关于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试点工作的公告。


所谓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是以可信身份认证体系和新型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为依托,以标签化、要素化、去版式、授信制、赋码制为特征,以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电子化为运行模式的新型电子发票。


2021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已经明确提到稳步实施发票电子化改革。


图片


图片


意见要求,2021年建成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服务平台,24小时在线免费为纳税人提供电子发票申领、开具、交付、查验等服务。制定出台电子发票国家标准,有序推进铁路、民航等领域发票电子化,2025年基本实现发票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电子化,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同时,税务总局要求,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建成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


形成推动我国税收征管方式从“收税”到“报税”再到“算税”、征管流程从“上机”到“上网”再到“上云”、征管效能从“经验管税”到“以票管税”再到“以数治税”的智慧税务蓝图。


作为一项国内税务领域推动多年的改革,发票电子化改革不仅仅涉及到发票本身的管理和服务方式调整,预计后续还将推动纳税服务、税款征收、税务稽查、监督内控等领域的系列变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正在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建设智慧税务,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


至于另一个财税领域的重大变革金税四期建设,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官方消息,也已经于2021年完成顶层设计。


自1994年开始,金税工程经历了一期、二期、三期的建设,2020年11月13日金税四期采购公告发布,正式预示着金税四期财税时代的到来。


一般认为,金税四期由一个网络、四个子系统构成。一个网络是国家税务总局与省、地、县国家税务局四级计算机网络;四个子系统是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增值税稽核子系统和发票协查子系统。


金税四期最大的特点就是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在金税四期之下,税务机关可以通过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络,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增值税纳税状况进行严密监控,企业相关人员联系方式、纳税状态、登记注册信息均在核查系统之中。


不少专业人士认为,金税四期,不仅针对税务方面,还会纳入“非税”业务,实现对企业业务更全面的监控。随着财税监控走向全方位、立体化,我国正在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


02 医药企业常见财税风险


事实上,此前财政部在针对77家药企开展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就很具有代表性。


2021年4月12日,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四十号)》,通报医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结果。


图片


根据当时的公告,部分医药企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使用虚假发票、票据套取资金体外使用;二是虚构业务事项或利用医药推广公司套取资金;三是账簿设置不规范等其他会计核算问题。


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指出,要加强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药品、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专项治理。


财政部对药企的检查聚焦在:销售费用真实性、成本真实性、收入真实性、其他四个方面。其中,对销售费用的真实性列出了六大具体的检查内容:


销售费用列支是否有充分依据,是否真实发生;

是否存在以咨询费、会议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各类发票套取大额现金的现象;

是否存在从同一家单位多频次、大量取得发票的现象,必要时应延伸检查发票开具单位;

会议费列支是否真实,发票内容与会议日程、参会人员、会议地点等要素是否相符;

是否存在医疗机构将会议费、办公费、设备购置费用等转嫁医药企业的现象;

是否存在通过专家咨询费、研发费、宣传费等方式向医务人员支付回扣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医药企业销售环节开展“穿透式”监管的过程中,常常会开展延伸检查至关联方企业和相关销售、代理、广告、咨询等机构,有时甚至是医疗机构。


有分析指出,受不规范经营、带金销售、偏高的毛利润等因素影响,医药行业的税务违规频繁被监管部门点名、通报。


药企常见的税务风险行为有:账外经营,少列或不列销售收入;虚假列支广告费、咨询服务费等成本费用;采取收款长期挂账,不按规定确认销售收入;两票制实施后,虚开咨询服务费发票等。


比如,此前 湖北省税务局发布多则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多家药械企、CSO涉嫌为对外虚开、非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被移送司法机关或处以罚款。经稽查局检查,发现:


图片



03 风险之下的求生策略


一位财税方面的专家表示,发票电子化之后,企业最直接地感受首先是使用方式的变化,原先需要核对、断点等纯手工式的操作,开票成本高昂——人工、行政、存储、时间,以及流转层面的容错率,随着发票电子化,企业的开票成本几乎降为零。


图片


另外,随着金税四期+发票电子化的推行,从数据管理的角度来说,监管机构研判数据异常更及时——因为企业发票已经可以实现实时获取。比如,近来经常被通报的企业偷税漏税往往就依托于大数据监管联动机制。


税务等监管部门对企业不再是单一的管理模式,而是连续动态追踪的管理,甚至外部监管机构(税务局等)对企业的了解高于企业自身,这就倒逼企业不得不加强合规。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先生存才能求发展,生存发展最重要的两点无疑是企业安全、成本控制。


未来,基于大数据的监管联动,从人可以查到企业,从企业可以查到一批企业,每一张发票的背后是一个相应的数字画像。“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异常的,哪一类企业怎样是正常的,怎样是不正常的,会越来越清晰。”


现在企业面临的一个税务隐患是:药企往往是集团化运作,业务形态众多,涉及生产、批发、零售、电商等,需要不同的开票场景,但是企业可能只有一套财务系统,无法支撑进行对应不同业务形态的单据处理。


一般来说,企业自身开票就可能存在虚开、开错、不开。除企业自身的财税状态外,上下游企业的财税合规也存在隐性风险,比如是否会遇到“皮包”公司、合作公司的状态是否健康等,往往企业的风险问题通过工商、税务等平台是不好甄别的。


事实上,医药企业一方面面对庞大的销售网络;一方面面对大量的发票报销、线上线下对账、采购报销,税务筹划的需求一直存在。


基于最新的监管态势,企业需要做的是财税票集中共享管理。不能再是以往的票、钱、税分离——业务数据、业务流程、财务数据、发票数据等流程断裂,各部门独立管理。


企业通过集中共享管理解决方案可以降低成本消耗和人力资源浪费,实现自动化管理,并提高合规水平,实现安全长远发展——必须注意,合规是顺应政策,不是钻政策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