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123

421个基层抗菌药目录来了;87个慢病常用药7省集采开启;长三角医保目录一体化、招采价格联动

2022-3-6

【收藏】我国2021年GDP114万亿,增长8.1%,共有医疗机构103.1万个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批露:202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1万个,其中医院3.7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57万张,其中医院748万张,乡镇卫生院144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85.3亿人次,出院人数2.4亿人。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80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5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797万人,增加55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6424万人,增加293万人。

“两高”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解释》进一步明确,明知系利用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而非法收购、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处罚;指使、教唆、授意他人利用医保骗保购买药品,进而非法收购、销售的,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快申报,5亿元!中央财政补助公立医院,各省至少有1个名额!

3月4日,财政部、卫健委联合发文,明确中央财政对地方推进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支持重点、范围以及申报内容和程序。
各省可择优选择1个地市进行申报,如申报计划单列市可增加1个名额,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公开择优确定,每个项目补助不超过5亿元。

点评:2021年医保事业统计快报,基金收支、医保目录调整、集采、DRG/DIP......

3月4日,《2021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发布,透过这些统计数据,我们大致能了解当年医保干过“大事”,取得的成果。按例,统计快报发布后,几个月后还会有更为详细的公报,两者数据还会进行微调。

2021年基本医保总收入、累计结存都比2020年有所提升,这与GPD增幅8.1%不无关系;而总支出比2020的20949.26亿元略有下降,是否意味着药品、耗材集采降价、DRG/DIP试点运行等医保控费开始显现成效?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鉴于该医保参保人数不断下降,缴纳保费也同比下降?(这个没有数据,仅凭逻辑和常识推演判断),未来会不会出现基金结余赤字?


电子处方中心,首张电子处方已流转,逐步实现全国互联互通


2月18日,海南发布自贸港建设第一阶段5项工作成果。其中在医药领域,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进行了全国首个省级电子处方中心平台下的首单业务流程探索。海南电子处方中心筹备组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试点,于近日探索流转出第一张电子处方,下一步处方中心将覆盖全省所有医疗机构,并逐步实现全国互联互通。

此外,加大对药品市场准入支持,8家知名药企顺利落地。下一步,海口国家高新区将逐步打通创新药进入市场的门槛,有效激励优秀药企加强研发创新,为海南乃至全国患者尽快用上高品质创新药提供保障和支持。


安徽:门诊费用可线上医保支付了!(附全国情况)

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建立,将改变医保资金结构、患者就医买药的方向。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已发文要求在规定时间前出台细则。

3月1日,安徽发布细则,明确职工普通门诊起付标准800元,一二三级医院支付比例分别为:60%、55%、50%;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门诊医疗服务纳入门诊共济,支付比例按互联网医院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级别执行。自2022年7月1日起执行。


细则指出,要完善与门诊共济保障相适应的付费机制。对门诊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对日间手术及符合条件的门诊特殊病种,推行按病种或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对不宜打包付费的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


要常态化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低门诊费用负担。科学合理确定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引导定点医疗机构主动使用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药品。


湖南价格联动开始:未申报者暂停挂网,1.8倍限价

湖南将开展药品分类价格联动,未在规定时间内申报的,视为放弃联动,暂停挂网。

1、协议期内国谈仿制药:不高于省级最低挂网价、实际交易价、同通用名同剂型国谈药品价格的低值

2、基础大输注销:按不高于省级最低有效挂网价、实际交易价的低值联动挂网

3、急抢救、短缺药:自主申请挂网并提供全国最低三省挂网价,供医院议价参考

4、省平台已挂网化药、生物制剂:按不高于该药品全国省级现行最低有效挂网价、实际交易价的低值联动挂网

5、未在省平台挂网化药、生物制剂:满足8个其他省平台挂网,或满足5个其他省平台挂网且省内5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在省平台有采购记录的,可按不高于省级最低挂网价、实际交易价、我省医院实际交易价格的最低值,且不高于该通用名同医保剂型已挂网药品最高单位可比价的1.8倍申请联动挂网

6、省平台已挂网中成药:按不高于省级最低挂网价、实际交易价的低值联动挂网

7、无采购记录药品:将撤销挂网,两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挂网

湖南:421个基层抗菌药目录来了!3月1日起执行,或利好原研药(附名单)


近日,湖南省发布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采购目录,共涉及421个药品,自3月1日起,基层医疗机构只能采购目录内的抗菌药,已采购非目录药品可继续使用至2022年2月底。


从纳入目录的规则来看,符合条件的国采中选品种以及非中选的原研品种都可以直接挂网采购。对于未过评的非中选品种,数量则被限制在10家以内。


在价格方面,国采中选药品、原研药并没有价格限制,而非中选的过评品种则要求挂网价格或者不高于集采价格,或者不高于挂网最低价的1.8倍。其他未中选国产仿制药则是按照价格进行排序后取前50%。


这么看来,对原研品种限制还是非常少的,尤其在价格方面并未有额外的要求,这对于拓展基层市场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时机。根据梳理,此次纳入采购目录的原研品种分别是辉瑞的阿奇霉素和氟康唑、雅培的克拉霉素、第一三共的左氧氟沙星。


福建耗材集采开始!竞争充分、量大金额高品种将纳入,探索带量价格联动

3月4日,福建明确将部分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市场竞争较充分、同质化水平较高的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


集采形式采用国采+省采+市级统筹区集采,同时对其他省集采品种讲探索价格联动。从这三级交叉覆盖+价格联动方式看来,销量稍微大一点的医用耗材都有可能被福建纳入集采了。


  • 国采:执行中选结果

  • 省采:国采以外品种,分类分批开展,探索跨省区域联盟采购

  • 市级统筹区:国采和省采以外品种,重点是医疗机构缺乏议价能力、临床使用量大、竞争较为充分的普通医用耗材品种,鼓励市级联盟集采


定了!推进长三角医保目录一体化,招采价格联动,安徽配方颗粒进医保,种植牙集采......

3月4日,安徽发文,将推进集中带量采购提速扩面。落实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成果,开展“未过评”药品省级集中带量采购,确保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合计达到350个以上。


探索省采耗材扩品、扩围,开展骨科创伤、药物球囊、种植牙等集采。完善省级集中带量采购制度体系,推进集采配套政策落地实施。持续推进临床检验试剂集采工作。稳步推进大型医用设备集采工作。


加强与沪苏浙医保部门的沟通协作,持续推进长三角医保目录一体化工作。拓展长三角区域价格招采联动内涵。认真落实《长三角地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合作框架协议》,配合轮值省(市)医保局开展长三角地区跨省联合检查。

广东联盟87个慢病常用药7省集采开启,双通道+长处方红利进一步释放(附名单)

3月1日,广东联盟将开展常见病慢性病药品集采,并同时发布了本次集采的报名工作安排,从时间上来看,还是比较紧迫的。

产品新增截止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3月2日24:00时止。
产品提交送审截止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3月3日24:00时止。
联盟集采报名截止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3月5日17:00时止。


本次集采品种涉及42个药品87个品规。其中,中成药3个,抗菌素24个。经医药云端工作室统计,这些品种共涉及生产企业308家(每个品种涉及企业家数详见附表),在广东医疗机构上年度订单的总采见量为700301596(单位:片/粒/袋/支)。


3月1日,胰岛素集采中选药品,上海开始申报挂网!(附全部中选结果)

第六批国采胰岛素专项集采中选结果将于2022年5月执行,目前全国各地区首年协议采购量已确定。2月28日,上海市发文率先开展中选挂药品挂网。


此前(2021年11月26日),第六批国家集采胰岛素专项集采结果出炉,最高降幅达73.76%。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三大跨国巨头竞标产品全部拟中选,国产企业表现不俗,甘李药业6个竞品全部拟中选,通化东宝也有5个品规拟中选。


根据医药云端工作室统计,据此前公布的所有产牌报量换算(按代表品规拟中选价换算为相应规格价格计算),本次集采全部品种获得基础采购量对应的采购金额为59.38亿元(其中通化东宝的门冬胰岛素和东阳光的甘精胰岛素报量采购量未公布暂未计算)。


国内已有60多种罕见病药特获批,40多种纳入医保


2月28日是第15个国际罕见病日,据悉目前全球已经确认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并以每年250种至280种的速度递增。


而近年来,罕见病药物也被逐渐关注,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推荐罕见病药品研发与上市,据2021年12月召开的罕见病大会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已有60多种罕见病药物获批上市,40多种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涉及25种疾病。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中国罕见病药物市场将由2020年的13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5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5%。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罕见病用药还是以仿制和引进为主,但随着国家相关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资产市场的不断涌入,相信未来更多本土企业将投入到罕见病药品的自主研发当中。


扬子江药业持续开展“质量月”活动,筑牢质量安全防线

2月28日上午,扬子江药业集团召开第四十七次“质量月”活动动员大会。据悉,扬子江药业集团从1994年开展首次“质量月”以来,已坚持了28年,为助力扬子江药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夯实了基础。

扬子江药业集团创建于1971年,是一家跨地区、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也是科技部命名的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主要产品中西药并举,覆盖10多个治疗领域、300多个品规,部分产品出口亚洲、欧洲、非洲34个国家或地区。

至今累计98个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2021年,首个1类化学创新药注射用磷酸左奥硝唑酯二钠获批上市。在研药品形成上市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梯队产出。


国产第七款!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

据NMPA官网显示,近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国药集团中国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Sabin株(Vero细胞)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IPV)通过预认证,可供联合国系统采购。

此次国药中生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成为第七个通过预认证的中国国产疫苗,此前还有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产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馨可宁®,Cecolin®)、中国生物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乙脑减毒活疫苗、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口服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等国产疫苗也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


同时这也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第二个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产品,标志着中国已经走在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前列。据国药中国生物官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共有六款疫苗获得世卫组织批准,其中四款由中国生物研发生产。


康希诺营收大增171倍!智飞生物新冠疫苗获批

3月1日,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上市注册申请。该疫苗是首个获批的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适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COVID-19)。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智飞生物全资子公司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在工程细胞内表达纯化病原体抗原蛋白制备而成。

随着新冠疫苗快速放量,多家疫苗企业2021年盈利大幅增长,其中智飞生物净利润同比增长208.88%,泰康生物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76.68%-106.13%,康希诺生物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19.1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7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