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140

不能掉以轻心!市级带量采如何应对?

2021-11-3

来源:医药经济报

最近,各省联采愈演愈烈,地方带量采购也不约而同地动了起来,短短几天,就有浙江金华、湖南株洲市进行市级带量采购,安徽省部分药品集中带量,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    对此,业内人士颇有些习以为常,当前集采已经形成国家带量采购、省级以及省际联盟带量采购、市级和市级联盟带量采购三个层次。国家带量采购自然轰轰烈烈,大家纷纷跟进;省级以及省际联盟带量采购的蛋糕也不小,企业不敢掉以轻心。相比之下,市级和市级联盟的带量采购却有点让人欢喜让人忧

对省级招标的改进


1022日,浙江金华开始围绕26个品种进行集采,预采购量根据相关药品2020年采购量填写,填报时间为1026-112日。同一天,安徽省医药联合采购办也把45 个药品纳入采购目录。紧接着,湖南的郴州、永州、娄底、怀化四市宣布围绕10个品种开展集中带量采购。早在一年前的20201025日,湖南株洲市首次开展市级集采,涉及20个品种。此次四市集采无疑是湖南省上次试点成功后的地方采购扩大。    从操作规则来看,安徽省将申报药品分为A组和B组。A组包括监测(保护)期内一类新药、过保护期专利药品、仿制药参比制剂、纳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的药品以及本公告发布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B组是除A组外的其他进口、国产药品。    规定申报企业需承诺申报价不高于本企业同品种全国最低省级集中采购价及省、直辖市(含联盟)带量采购中选价。还特别强调采购周期内,如遇中选药品纳入国家集采,就按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执行。    采取综合评审与议价谈判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中选产品,综合评审得分=技术评审得分×40%+价格评审得分×60%,充分体现出综合评审考虑企业生产水平和价格两个因素,杜绝唯低价是取。    这其实是对过去省级招标的改进,体现企业生产水平的硬指标大多雷同,议价谈判有点新意:围绕评审组中选价组织报价较高的入围企业进行议价,如果企业接受中选价则成为第二顺位拟中选企业,否则被视同放弃。

价格异常仍需纠偏


  湖南株洲则延用了螺旋降价法,采购周期的第二年要比第一年的价格下降3%。去年,同省的湘潭就曾用此法,看来效果不错。也就是说,以后无论什么品种,上一年的中选价都得比前一年低,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而对照采购周期却留下了余地:采购周期结束以后是否延长届时视实际情况决定,也就是说降价3%并不能保证续约。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湖南四市本次带量采购的10个品种其实就是湖南去年地市带量采的21个品种去掉已纳入国采后的品种。可能是因为此次集采品种太少,方案还允许201911日以后其他省级集采中选且价格低于省采购平台挂网价格的药品限时申请纳入此次地采并执行外省中选价格。这种做法既增加了采购产品,还省了事,可谓一箭双雕。    值得一提的是,明确约定采购量为本年度计划采购量的70%,剩下的30%就有了腾挪和操作的空间。为了保险起见,也设了价格纠偏机制:中标后出现价格异常要进行纠偏,不接受纠偏的企业取消其拟中选资格。这不仅是过去对同一药品出现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的纠偏,且对同一通用名药品不同生产水平、质量层次、不同生产企业、不同剂型、不同包装材质之间价格比较后算作异常的,也要进行价格纠偏。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中标,也并非万事大吉、一劳永逸。

评估体量、时间和关系


  分析以上地区带量采购的一些做法,不难看出地方带量采购是国家带量采购的小范围补充。比较保守谨慎,所以品种数量很小。采购量仅仅参考去年的量,作数学上的加减。量不算大,时间上没有长远打算,如地方带量采购都规定,若国家开展某产品的带量采购,则终止该药品的地方带量采购协议,执行国家带量采购的中选结果。具体做法也相对简单,虽然当地进行了带量采购,但只要其他地区有更低的价格就纠偏。    针对以上特点,拟投标企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国采的思路和方式参加地方带量采购,而是要从体量、时间和关系上综合考虑。体量是看自己的产品在该地区的市场地位和总体的市场容量;时间看执行时间,将来有没有可能进入国采,什么时候进入;关系即与竞品的关系、与自己产品在其它地区中标的价格联动关系、中标与没中标的关系、现在报价对将来进入国采省采的影响等等。    地方带量采购虽然量小,加起来却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这个庞大的市场各自为战,又牵一发而动全身,医药企业不能因为量小就掉以轻心,不可因小而不为。